為促進兒童均衡飲食及維護健康,從小培養孩子正確的飲食口味、觀念及行為,世界各國均當仁不讓著手提供孩子健康的飲食環境,並減少孩子接觸高油糖鹽食物誘惑的機會。
淑勤最近常為了準備三餐費盡心思,家中三個寶貝孩子飲食習慣大不相同,真讓她傷透腦筋。到底有什麼辦法可以有效改善孩子們的挑食問題,讓他們均衡地攝取營養?以下就讓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,教你如何糾正孩子愛吃甜食、愛吃肉、愛吃飯、愛吃炸、不喝水、不愛吃蛋等偏食習慣!
你家小孩不喜歡吃肉嗎?雖然大部分小孩是「無肉不歡」,讓爸媽煩惱不已,但有些孩子卻完全相反,只要看到肉就怕、吃到肉就吐出口,只愛吃菜、絕不吃肉,同樣讓父母感到不知所措。小孩不喜歡吃肉,會不會營養不均衡,長不大?是偏食,還是另有原因?專家帶你找方法!
長期不健康的飲食習慣,易導致過重或肥胖問題,及日後罹患代謝症候群、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機率,對國家的醫療成本是不能忽視的沉重負擔。歐盟從2008年起開始「學童水果計畫」,增加學童飲食中的蔬果比例,目前已有奧地利、德國等國參與,每年至少850萬名學童受惠。
現代小孩好忙,趕著上學、上才藝班,父母師長總是催促「快一點」,連三餐都常吃得急匆匆;孩子吃飯趕趕趕,孩子根本不能好好品嘗食物的美味,有了時間的壓力,更讓人吃得不舒服。小心!孩子用餐時吃得太趕,營養素攝取的「質」與「量」都會受影響,易熱量過剩但營養不足,造成中廣肥胖,養出水桶腰。父母可要當心囉!
調查發現,全台近半數的學童BMI值不及格,其中1/4是過重的小胖子,有九成以上每週會吃零食。你家的小孩也愛吃零食,身材像吹氣球一樣,不斷變圓嗎?為了讓孩子吃得更健康,下回又來討零食時,可別再「乖乖就範」,家長們可以有更高竿的應對法!
「世界太胖,一觸即發,抽脂斷食,束手無策;孩子末日,倒數計時,唯有他─力挽狂瀾。」這是一部紀錄片「麥胖報告」的廣告詞,讀來覺得十分寒徹骨。影片中,導演大膽的以身試「吃」麥當勞速食漢堡一個月,然後比較其前後體重及各種健康指標,目地在證實麥當勞速食對人體的殺傷力。
2014年底全球已近四成成年人體重超重,主要原因之一為民眾飲食中攝取過量的糖分,尤其是含糖飲料更助長兒童肥胖。WHO呼籲各國若將含糖飲料售價提高20%,將可大幅減少相關產品消費,進而降低糖分攝取。為了預防學童肥胖,也愈來愈多國家禁止含糖飲品進入校園。
董氏基金會2017年底調查3~12歲孩童用餐時間,發現半數孩童待改善!專家指出,吃太快會讓大腦飽食中樞來不及接收飽足訊息,感覺到吃飽前可能已經吃過量;而孩子吃過慢常被忽略的原因,可能是咀嚼能力不足。
研究發現,孩子吃太快易腰圍超標,內臟脂肪高!專家建議,家長別把食物剪切得過於細碎,使孩子減少吃全穀類、蔬菜和肉塊等需咀嚼食物的意願,讓纖維素攝取量也變少。
面對兒童與青少年的肥胖問題,近六成家長存在「遺傳論」迷思,然而趙函穎營養師提醒,瑞典研究證實,兒童與青春期的脂肪細胞數量控管,才是不可逆的易(復)胖體質形成與否的關鍵。專家指出,家長準備的家中存糧種類,與兒童肥胖有高度關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