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少企業利用直播行銷,在人力銀行上打上關鍵字「直播」,相關職缺已如雨後春筍。莉婷就讀國中的女兒竟然說未來想在直播平台上,成為知名的實況直播主。由於不時耳聞直播亂象,讓向來支持孩子的她煩惱到睡不著覺,到底該怎麼和孩子溝通,才能兩全其美呢?
近兩年,實況直播熱潮蔓延全台,愈來愈多人在直播平台上當起直播主,手機一開,便上線與廣大網友互動聊天,快速又即時。新興行業難免令人有疑慮,加上直播負面新聞頻傳,究竟直播平台的魔力為何,吸引力如此強大?
日前美國有研究指出,使用螢幕的時間長短對孩子的社交能力影響不大,專家對此表示,E世代習慣使用網路或科技產品與他人互動,若長期以貼圖表示,容易因追求迅速或簡約的反應,而缺少深層的對話,造成對訊息內容誤解、敏感度降低。
當孩子沉迷於暴力電玩及卡通,並將遊戲裡的招式帶入日常生活中,出手傷害到其他同學時,家長該怎麼糾正孩子的行為及想法?如何把關手機遊戲,避免孩子出現暴力舉止?
曾有台北市議員,針對台北市中小學使用過網路的青少年做調查。結果發現,16~18歲接觸色情網站的比例最高,占45.4%,且高達85%的青少年知道有色情網站。現在網路資訊發達,加上孩子愈來愈早熟,有調查發現,超過四成的青少年瀏覽過色情網站。身為父母的你,若不小心撞見或發現孩子上色情網站,該怎麼處理比較好?
隨著網路發達,小學生的夢想也不再只是當總統、明星,而是「想當YouTuber」。有人認為從小便學習如何拍影片不是件壞事,但當YouTube上亂象橫生,父母擔心孩子看了不妥當的YouTube影片而價值偏差,該怎麼教孩子才好?
成長在「網紅年代」的孩子,從小被網路科技,數位平台熱情包圍,破除過往的間接資訊,已習慣直接從網路世界見證多元價值。父母該如何幫助孩子建立適切的學習認知,充分運用科技的優勢,一方面廣度探索,另一方面深度探究?在未曾停歇的網路資訊裡,卻能保有清晰的學習判斷與選擇?
網路資訊發達,曾有台北市議員針對中小學使用過網路的青少年做調查,發現超過四成的青少年曾瀏覽過色情網站,若不小心發現或直接撞見孩子看A片、18禁漫畫該怎麼處理?
科技進步,現代孩子在出生前未經學習就能自行摸索、使用3C產品,成為數位原住民;對比1980年代經過教育訓練才會使用的「數位移民」,兩者因使用習慣、學習路徑不同,也形成了數位代溝。